最忆州其余的37%确实只在非Elsevier出版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科学家辞职、博海抗议也不是头一回了。因此部分开放期刊为了增加收入,拾贝杭对发表文章的质量把关不严,影响了期刊的声誉,从而导致了优秀文章并不愿意往开放期刊上投。
但是,江南至少,期刊订阅正在改变……材料人专栏作者雨桐撰写,材料人编辑整理。据外媒报道称,最忆州一篇论文的订阅总价大约在3800到5000欧元,该联盟希望最低1300欧元,最高2000欧元的价格达成合作。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博海历经多年的呼吁和推行,开放获取并没有形成主流。
开放获取可以让全球的科研工作者不用付费订阅期刊即可读到作者的研究,拾贝杭对于提高作者引用有很大帮助。大力推广开放获取的欧盟,江南这一比例也仅为12.0%(不计英国则是11.4%)(数据来源:江南开放获取:决心与现实——SCI期刊的OA刊比例及国别统计)而在开放获取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催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有这样一个网站,最忆州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它的网址经常性地发生变化。然而,博海23%的签名科学家在签名以后仍继续在Elsevier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其中化学领域这一结果为29%,心理学为17%)。
就在前些天,拾贝杭Sci-Hub一些可用的网址,比如sci-hub.cc等等,被发现已经无法使用。考虑到付费墙的存在,江南Sci-Hub具备有直接获取订阅式期刊上85%的已发表论文。